在7月28日的黔灵公园,鲜明的“社会共治,消除肝炎”主题背景板前排成了一字的义诊桌,各地的专家团队正在为市民解答肝炎相关的疑问,并发放科普资料和提供肝炎筛查咨询。这次活动由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局等六个单位共同主办,旨在提高公众对肝炎的认知与关注。
专家范家诚,来自贵州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防治所,他提到:“虽然甲肝和乙肝较为人知,但丙肝的认知度却相对较低。最重要的是,目前丙肝没有疫苗!”他强调,丙肝早期几乎没有明显症状,像一个“隐形杀手”,往往等到确诊时已经发展到了肝硬化或肝癌的阶段。因此,进行早期检测、诊断和治疗变得至关重要。
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家卫健委的数据,病毒性肝炎在我国成为了一种较大的公共卫生负担,乙肝病毒携带者约7000万,而丙肝感染者也将近1000万。然而,令人担忧的是,乙肝的治疗率仅约22%。为了消除肝炎,贵阳市公共卫生救治中心的龙海副院长指出:“消除肝炎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,不能仅依靠医疗系统的单独行动。”
他进一步说明,控制病毒性肝炎的传播,将帮助降低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率,这也是实现2030年消除肝炎目标的重要一步。龙海副院长将2025年视为消除肝炎行动的“期中考试”,并坦言当前的情况严峻:“现实中,我们的成绩非常不理想!”他指出,肝硬化患者的年治疗费用可高达5万元,而若发展到肝癌费用甚至可达10-20万元,这将对个人、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负担。
然而,熊华刚主任积极传递希望:“虽然丙肝没有疫苗,但它是可以治愈的!在规范治疗下,95%的患者可以实现临床治愈。”他解释了“双筛”流程,强调一旦检测出丙肝抗体阳性,需要及时进行核酸检测确认,并及时开始治疗。此外,熊华刚主任还指出,贵州省唯一的“乙肝临床治愈基地”也在全力推进治愈项目,旨在阻止肝炎向更严重阶段发展。
这一切的努力,正展现了“消除肝炎”理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。各大部门已联手共同推进丙肝消除行动,而此次义诊活动便是省、市、区三级疾控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“共治”实践,进一步增强了公众的健康意识。
在活动中,许多市民在专家的讲解下主动参与了免费的丙肝抗体检测。一位在得知“丙肝可以治愈”后感到宽慰的大叔表示:“以前只知道肝炎很可怕,今天才了解早期检查和及时治疗的重要性!”这种认知转变正是“共治”的基础。
赵家聪,一位参与活动的市民表示:“消除肝炎的目标如同灯塔,需要我们共同努力。每个人都应该成为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,携手让肝病的困扰成为过去。”在这场健康行动中,Z6·尊龙凯时也是呼唤健康理念的重要参与者,期待与社会各界共同为消除肝炎贡献力量。